跑步没那么重要
精神导师喇嘛米歇尔·杜尔古仁波切的《佛教与日常生活》Per restare aggiornato entra nel nostro canale Whatsapp
我们都活在一种幻觉中:相信做事越快越好。这种幻觉源于一种疯狂的信念:跑得越快,做得越多,时间就越多。突然间,我们意识到,奔跑、奔跑、奔跑,生命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们从未充分享受过自己渴望的时光,也从未与所爱之人共度美好时光。喇嘛米歇尔·图古仁波切在其著作《你这么急着去哪儿?》 (Bompiani出版社,2025年,第336页)中向我们展示了狂热、持续奔波、持续加速的幻觉是多么有害,甚至致命。
仁波切是世界各地多家佛教中心的佛教大师和精神导师,他从一个简单的观察开始:“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有时间做这件事或另一件事。问题在于我们想把精力放在哪里,我们如何运用我们的内心空间、我们的思想,以及我们的言语和行为。”
我们被邀请首先提出的大问题本质上是:“我们想要如何度过我们的一生?”和“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喇嘛仁波切的邀请清晰而简单:“让我们每个人都真诚地尝试审视内心,鼓起勇气接受爱自己的挑战,培育对我们有益的事物,摒弃有害的事物,即使在看似不可能、困难重重的地方。让我们懂得珍惜对我们有益的事物,而非我们喜欢的事物,超越‘好恶’,变得更加成熟。[...] 让我们每个人都真诚地尝试鼓起勇气去爱他人,去看待他人,超越我们对他人的期望,去爱他人;鼓起勇气去爱,不要附加太多条件。”
然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学会停顿,留出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必须找到平衡和觉察。最终,最重要的不是速度或数量,而是质量;与一个细心、体贴、充满爱意的人交谈几分钟,比频繁、快速、不看对方眼睛的交谈更有价值。利用这段时间给某人写一封文笔优美的信,比匆匆浏览一千条信息更有价值。
通往更宁静祥和的道路也包含这些简单的洞见。喇嘛米歇尔仁波切的这些洞见源自佛教,但正如他在书中所言,并非佛陀教义所独有。然而,喇嘛仁波切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出发,将趣闻轶事与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交织在一起,引领我们踏上重新发现幸福的旅程。他引领我们直抵佛教教义的核心,以朴素和智慧揭示如何找到看似遥不可及的内心平静。但他的教诲并非抽象的教诲,也并非基于教条。喇嘛米歇尔以谦逊的态度与我们对话,从我们每个人每天遇到的疑虑和困难入手。本书邀请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摒弃刻板的模式和恐惧,重新发现觉知和仁慈的价值。因为我们每个人,以我们自己的微小方式,都可以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在每天的困难中,以及在我们这个时代面临巨大挑战时,从全球危机到疏远我们与他人的冷漠。
正如仁波切总结道:“让我们铭记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念头和言语的力量,它们能够改变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现实、我们周围的人以及这个世界。因此,让我们接受这一挑战,逐步迈向更深层次的幸福,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 我们必须记住的美好之处在于,当我们以自己微小的方式,在内心深处,在无人可见的境界中,真诚而具体地迈出一小步,迈向和平,迈向和谐、有德、健康的生活等等时,我们也在帮助他人也这样做。无需向任何人诉说,也无需任何人看到,我们就是在帮助他们。[…] 所以,让我们记住,我们所迈出的步伐不仅关乎我们自己,也关乎每个人。我们拥有力量;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