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初意大利南部恶劣的生活条件加剧了匪患现象。匪患现象早在波旁王朝时期就已出现,是民众反抗政府压迫政策所造成的社会不公的一种斗争。因此,意大利统一后,南部陷入了一场血腥的内战。一方叛军以暴力对抗新政权:砍下人头作为战利品示众、强奸犯、阉割士兵。另一方则以围捕、焚烧村庄和即决处决来回应。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打击匪患”之战。

然而,正如历史学家詹尼·奥利瓦 (Gianni Oliva) 在他最新的文章《第一次内战》 (蒙达多里出版社,2025 年,第 228 页,另有电子书)中告诉我们的那样,将所有叛乱者都贴上“强盗”的标签是一个错误,这在官方史学中造成了一个严重的空白

1860年后的意大利南部局势既非简单的匪患现象(如自由主义史学所定义的那样),也非社会叛乱,正如20世纪70年代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匪徒反抗不公”。这是一场复杂的冲突,其根源在于农民起义,而匪帮——往往得到波旁王朝和教皇代理人的支持——则充当了起义的武装力量,对抗新成立的统一国家。因此,这是一场内战,一方寻求国家统一,另一方则出于各种原因反对统一。

contentid/81196639-2fa3-4168-86e5-6713050130e4
contentid/81196639-2fa3-4168-86e5-6713050130e4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民族团结并没有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切实的改善,反而加剧了他们的不满: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限制,农民们早已与意大利复兴运动疏远,如今,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再次被统治阶级忽视,而统治阶级对任何与自身利益相悖的事物都充耳不闻。事实上,统治阶级对土地改革抱有强烈的敌意,而土地改革本可以使农民改善生活条件,并使他们更融入新的意大利国家。土地问题只是农民诉求之一:他们还抗议贫困和新国家的种种规定,例如沉重的税收制度和强制兵役制,这些都剥夺了家庭赖以生存的劳动力。此外,波旁王朝的合法主义者和天主教会还对匪帮给予政治支持,这些匪帮的共同目标是恢复波旁王朝的统治,或者至少尽可能地阻挠新国家的制度调整。匪患几乎波及所有南部地区,最终在国家血腥镇压后才得以平息,其造成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了三次独立战争的总和。在恩里科·恰尔迪尼将军的指挥下,一支超过十万人的远征军耗时两年多才镇压了这些“匪徒”。尽管叛乱最终被武力镇压,但这场大规模、广泛爆发的叛乱背后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意大利南部农民的贫困和社会压迫。事实上,为了“驯服”南方,国家统治阶级与南方统治阶级中最恶劣的势力——那些曾经反对波旁王朝现代化尝试的人——达成了协议。这项协议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它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南北之间的不平衡。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