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勒双胞胎:酗酒的父亲,被取消的季票。还有那个承诺:“我们会一起离开。”
他们形影不离地生活了89年,并已安排将他们的骨灰与他们挚爱的母亲艾尔莎和他们的贵宾犬耶洛的骨灰一起保存在同一个骨灰瓮中。1965年,双胞胎姐妹爱丽丝和艾伦·凯斯勒(安莎社)
Per restare aggiornato entra nel nostro canale Whatsapp
她们决定像她们一生那样离开:一起。凯斯勒双胞胎姐妹爱丽丝和艾伦形影不离,她们希望同时离世,很久以前就选定了离世的日期,选择了安乐死。她们携手走过了漫长的89年,无论在生活中还是生活中,都始终相伴左右。她们很久以前就彼此许下了一个承诺:一起离开,葬在同一个骨灰瓮里,与她们的母亲和心爱的狗狗耶洛合葬。
在取得诸多成功之后,尤其是在意大利,她们回到了位于慕尼黑郊外小镇格伦瓦尔德的家中。昨天中午,巴伐利亚警方巡逻队抵达格伦瓦尔德,发现了她们的遗体。警方除了宣布她们死亡外,别无他法,因为这样可以排除第三方责任。德国尊严死亡协会(DGHS)证实了她们的自主选择,并向《南德意志报》解释说,这是一起协助自杀事件。此前,两姐妹已与该组织联系了一段时间,商讨如何采取这种在德国特定条件下允许的做法:协助自杀可以由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实施,且完全由其自行承担责任(安乐死在德国是被禁止的)。她们甚至连日期都计划好了。
巴伐利亚报纸《晚报》(Abendzeitung)透露,他们昨天收到了一封取消订阅的信。
爱丽丝在信上签了名,她在电脑上起草了信的内容,将取消日期定为11月30日。之后,她又手写了修改,将取消生效日期改为“2025年11月17日起”。 “信的下方是她的亲笔签名,或许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签名。签名笔迹粗犷有力,笔画很长,如同这对演艺圈双胞胎姐妹的人生一样充满活力。这是一笔意义非凡的签名。”《每日邮报》主编迈克尔·席林评论道。她们的最终决定中蕴含着某种贯穿一生的特质:对独立的渴望,以及直至生命尽头都坚持自主选择的精神。
他们1936年出生于莱比锡附近的萨克森州,16岁时离开东德,移居西德杜塞尔多夫。 “如果我们留在东德,我们的人生轨迹将会截然不同,”艾伦·凯斯勒曾对《南德意志报》表示。
她们从小就不得不面对酗酒的父亲,尽管父亲鼓励她们跳舞,却经常殴打她们的母亲。 “家庭暴力是家常便饭。我们发誓,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艾伦告诉周刊《Bunt》杂志。她们也明确表示,对她们来说,慢慢消逝、失去自主和独立是绝对不可能的。她们也无法想象,如果其中一个人没有另一个人,她们还能继续活下去。她们的祖母也有个双胞胎姐妹,丈夫去世后,祖母便和姐妹一起度过了晚年。“一个去世后不久,另一个也相继离世。”爱丽丝和艾伦回忆道。
据德国媒体报道,这两位女性共同决定结束生命。她们已安排好将自己的骨灰与挚爱的母亲艾尔莎和爱犬耶洛的骨灰一同放入同一个骨灰瓮中,正如她们去年向德国《图片报》透露的那样。她们甚至连遗产都已安排妥当,决定将财产捐赠给无国界医生组织:“我们没有亲人了,即使有,我们也并不认识。我们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救人,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而且他们非常认真负责。”她们在近几年的几次采访中都这样说道。就在去年七月,她们从马库斯·索德尔手中接过巴伐利亚功勋勋章,这项荣誉每年只授予不超过2000人。就在几周前,她们还公开露面:10月24日,她们一同出席了在慕尼黑举行的龙卡利马戏团演出“ARTistART”的首映式。这是她们最后一次一起出现。于是,他们一起踏上了最后的旅程。
(Unioneon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