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几架未携带武器的无人机(主要来自白俄罗斯)似乎侵犯了波兰领空,引发了严重的担忧和疑虑。我们该如何看待此事?各种假设性推论似乎层出不穷。一方面,正如一些评论员所观察到的,无人机数量之多,以至于不能将其视为简单的“事故”;另一方面,同样数量的无人机,即便据媒体报道未携带武器,也绝对不足以构成全面的“袭击”。然而,如果不考虑波兰是北约成员国,这种潜在的印象就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正因如此,波兰政府才毫不犹豫地援引了《北约条约》第四条,该条款允许任何成员国在其领土完整受到威胁时,请求与其盟友进行特别磋商。简而言之,对于华沙来说,如果它既不懂读写,那么最好迅速采取行动并保持警惕。事实上,无论就其本身而言,问题的关键似乎只有一个:冲突升级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说,这种未指明的行动,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或许无关紧要——另有其他目的?或许是纯粹的“挑衅”,或者说,是试探性的?这种假设是可能的,而且考虑到以下额外情况,这种假设也可能成立:冲突升级将使所有国家的政府,尤其是欧洲国家的政府,因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和平之后,它们对战争毫无准备,因此,要了解谁将从冲突升级中获益最多,或者仅仅获得优势,这将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然而,如果弗拉基米尔·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想用“哨兵”行动来试探西方国家的意图,这也不足为奇。毫无疑问,这种行动是有风险的,但风险也并非过高。这些未携带武器的无人机的入侵或许构成了一次“压力测试”,旨在了解(如果我们愿意称之为“压力测试”)欧洲人的容忍度,而非唐纳德·特朗普的容忍度。特朗普发出“倒数第二通牒”,似乎并不信服,也远不愿直接介入冲突,除非以“对话者/调解人”的身份介入,尽管介入程度不高。有一件事似乎是肯定的:这些无人机在完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侵犯了波兰领空,因此也侵犯了欧洲领空,这无疑暴露了欧盟对随后发生的事件的某种弱点,或许还有准备不足。如果说这种风险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是冲突的扩大,但实际上,局势的走向似乎难以预测。更何况,如果只看具体发现,就不得不指出,唐纳德·特朗普和弗拉基米尔·普京在阿拉斯加峰会后不久,俄罗斯非但没有缓和行动,反而加剧了攻击,侵犯了一个北约国家的领空——究竟是真是假,时间会证明一切。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赌博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位俄罗斯总统在上合组织峰会成果的鼓舞下,或许证实了他在阿拉斯加缓和会谈(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后形成的印象。迄今为止,奉行一种毫无“如果”或“但是”的对抗性言论似乎对任何人都没有用。战略上的谨慎似乎胜过了一场更大范围战争的潜在威胁。用一个比喻来说,“像鸽子一样简单,像蛇一样谨慎”。

Giuseppina Di Salvatore – 努奥罗律师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