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是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这个纪念日提醒我们,在实现妇女平等和尊重方面,我们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鉴于即使在最可疑的环境中,杀害和虐待妇女的案件仍然屡屡发生,我们显然需要对性别关系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奇尔切奥大屠杀》(Tab Edizioni出版社,2025年,180页,另有电子书版本)是一部有助于反思的著作,它由多人合著,重现了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一起残暴罪行这起真实的犯罪事件在意大利的集体意识、公共话语、立法和想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一切始于1975年9月25日,这是女性争取平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1975年,规范家庭的法律体系——家庭法——进行了修订。夫妻之间、同住一个家庭的男女之间确立了平等。在此之前,男性是一家之主,掌握着对妻子和子女的绝对权力。然而,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遗留问题——荣誉谋杀——并未被废除。这项法律为那些因家庭不光彩的原因(例如背叛、未经一家之主认可的关系)而杀害家庭成员(妻子、女儿、姐妹)的男性提供了重要的减刑条款。简而言之,情况有所改变,但仅凭一部法律无法抹去几个世纪以来扭曲的文化。

La copertina del libro

1975年,两位年轻女子多纳泰拉·科拉桑蒂和罗萨里亚·洛佩兹应邀前往拉维尼奥参加一场派对,派对由两位富有的罗马人詹尼·圭多和安杰洛·伊佐举办。然而,她们却被带到了圣费利切·奇尔切奥,来到了圭多和伊佐的朋友安德烈亚·吉拉的别墅。几个小时后,吉拉也加入了她们。原本看似普通的夜晚,却演变成了一场持续数小时的绑架和酷刑:只有多纳泰拉幸存下来,她也因此成为这起罪行的目击者,这起罪行揭露了意大利社会的种种矛盾。

半个世纪后,《奇尔切奥大屠杀》不仅是对那个夜晚的重现,更是对事件前后种种因素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媒体和司法话语、以及人们对性别暴力的集体认知。在这部融合了时事、法律、文化和记忆的全面研究中,作者追溯了蒙特西案的先例,重构了1975年罗马的社会氛围、审判过程及其被媒体渲染的过程。他们还分析了媒体、文学和电影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揭示了该事件如何为改变性暴力法律框架提供了决定性的推动力,剖析了性别刻板印象和有毒的男子气概,并反思了女权运动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而发展演变。

一个令人悲哀的现实清晰地显现出来:五十年后,奇尔切奥大屠杀仍然是一道未愈合的伤口,也是促使辩论从道德转向个人的重要一步,为新的公民意识和仍在进行的变革铺平了道路。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