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萨里,Cordas et Bentu 二重奏重新唤醒了撒丁岛古老的声音仪式。
9 月 18 日,在“Luigi Canepa”音乐学院的 Sala Sassu 举行一场免费音乐会,这也是一场穿越记忆、声音和身份的旅程Per restare aggiornato entra nel nostro canale Whatsapp
声音与寂静、痛苦与美丽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在撒丁岛,这条线被称为“attitu”(态度):一首古老而刺耳的葬礼歌曲,能够将哀悼转化为集体的反抗。
这种微妙的交融正是“新旧村落之声与仪式”音乐会的基石。这场音乐会由弗朗西斯卡·阿佩杜(长笛演奏家)和玛丽亚·卢恰尼(吉他演奏家)组成的“科尔达斯与本图二重奏”将于9月18日(周四)晚7点在萨萨里“路易吉·卡内帕”音乐学院的萨苏厅(Sala Sassu)举行。音乐会免费入场,但精彩绝伦。
“声音如同仪式,是一道门槛”:这句话开启了这场音乐会的反思,这是一个游走于表演与研究、当代作曲与民族音乐根源之间的项目。而《Apeddu》的灵感正是源于广泛的田野调查:这部作品始于录音《撒丁岛的故事》,并受到民族音乐学家弗朗切斯科·莫里图(Francesco Morittu)研究的影响。莫里图带领她前往巴尔巴贾山脉和奥利亚斯特拉海岸,寻找能够吟唱这种态度的最后声音。
一种在集体记忆中依然鲜活的声乐实践:哀叹不仅是痛苦,更是语言、记忆和守护。当代音乐创作被嫁接到这脆弱的遗产上,并被托付给那些选择与传统对话、既不神圣化也不屈从于民俗陈词滥调的作曲家。
演出曲目丰富,且大部分未发行:许多作品均为世界首演,或专门为二人组创作,或献给他们。其中,阿尔弗雷多·弗朗哥的《赞美诗》尤为突出,这是一系列令人回味的细密作品,其标题如《记忆之杯》和《中间的奥菲科》,已然表明其与仪式和门槛主题的联系。
从乔凡娜·东古(Giovanna Dongu)的《三弦琴》(Tre Schizzi)的细腻音色,到弗朗哥·卡瓦隆(Franco Cavallone)作品中对“Attitus”(态度)的直接复兴(灵感来自斯卡诺·蒙蒂费罗(Scano Montiferro)和奥西(Ossi)的曲目),每一部作品都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弗朗切斯科·莫里图(Francesco Morittu)的作品《Attítus》分为四个乐章,或许是这一文化项目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这部乐谱直面了古老仪式与当代情感、“现代主义”(movida)与“天使之眼”(Boghe d'Anghelu)之间的关系。
最后,由塞尔维亚裔美国人杜尚·博格达诺维奇创作的组曲《新村的歌舞》将民间旋律与现代写作交织在一起,将仪式带入舞蹈和活力的普遍维度。
周四的活动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和集体交流的时刻。
《新旧村庄的声音和仪式》展现了一种记忆和意识的行为:证明声音仍然可以成为一种社区姿态,一种重新加工、理解和改变我们所经历的事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