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论文最后一句话令人震撼: “我把它献给所有像我一样不得不第二次出生的孩子。”

这篇长文也包含了对家人的感谢,十三年前,他们敞开了家门接纳了她。这个故事可以在吉亚达·皮萨努(Giada Pisanu)的论文中读到。她今年23岁,来自卡布拉斯,最近刚从卡利亚里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获得语言与传播学学位。寄养和收养是选择的主题,旨在提高人们对这些近乎禁忌的话题的认识。

你可以在书里读到她的故事,它迟早会结集成书:这是她的下一个目标。吉娅达·皮萨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寄养和收养在当今社会是如何鲜少被提及的。 “这仍然导致人们认为孩子被寄养仅仅是因为他们无法拥有寄养家庭,但事实并非如此,”她解释道。“一旦孩子来到一个家庭,夫妻双方就承担起了父母角色的方方面面。”

还有偏见:“普遍的看法是,孩子应该和父母一样。很多人仍然认为,如果一对夫妇养育了一个非亲生的孩子,那他就不是‘真正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我常常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家庭是教育的场所,给予爱,教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事。只有更多地讨论这个话题,比如在学校里,才能改变这些普遍的观念。”

吉亚达·皮萨努13岁之前一直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后来有一天,她的母亲因病被送往医院,13岁的她无法独自待在家里。“我问当时在家的医生阿德里安娜·穆斯卡斯医生,我是否可以去找两位我认识的世交,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家,”吉亚达眼含热泪地说。“我找到了一个家庭,他们收留了我,保护我,给我爱、安宁、抚慰和宁静,也给我教育和规则。”

吉亚达不久后请求法官将她安置在卢西奥和杰西卡身边:法官当即就同意了,收养手续很快就要办了。吉亚达说:“这将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