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已抵达欧洲:症状、如何预防传染以及面临风险的类别
根据国际空间站手册,刚果的疾病已导致 537 人死亡(处理)
Per restare aggiornato entra nel nostro canale Whatsapp
猴痘已抵达欧洲,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ECDC) 呼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很有可能出现更多由 I 型新变种引起的输入性病例。
新的风险评估基于非洲的事态发展, 2022 年从刚果开始的疫情(15,600 例病例和 537 例死亡)正在非洲蔓延到更多国家。
鉴于这种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猴痘(mpox)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预防是双轨制,即诊断和疫苗接种。就诊断而言,工具就是测试。萨伦托大学病毒学家弗朗西斯科·布洛科洛(Francesco Broccolo)指出,目前的血清学检测“不允许早期诊断,只能在晚期阶段确认疾病”。他补充道,“对新病毒株进行特定的分子检测可以显着提高猴痘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考虑到“目前抗病毒药物以及预防和感染后的短缺”。关于疫苗,卫生部表示,它已经“启动了与 AIFA 和 ISS 的业务渠道,以便在当前情况发生变化时规划风险遏制策略”,并且“目前的国家疫苗库存”足以保证需求”。
鉴于影响非洲青少年的众多病例,疫苗生产商丹麦巴伐利亚北欧公司已请求欧洲药品管理局授权其用于 12 至 17 岁的青少年。事实上,目前该疫苗仅被批准用于 18 岁以上的人群。
国际空间站的建议
意大利的警报也在拉响,该国高等卫生研究院公布了目前可获得的有关症状、感染途径和预防措施的数据。 Mpxv 于 1958 年在丹麦的一家实验室首次在猴子中发现,并于 1970 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在人类中首次发现。
潜伏期为5至21天,症状主要为发烧、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痛和虚弱。发烧后1-3天,出现皮疹,并从面部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特别是手和脚。该疾病持续 2 至 4 周,最严重的情况需要住院治疗。风险最高的人群包括儿童、孕妇和免疫系统有问题的人。
2022年首次出现人际传播,当时疫情几乎完全通过性接触持续,但也可能通过接触皮损、受污染物体或长时间面对面接触的受感染物质而发生。 。
关于疫苗,国际空间站指出,那些接种过天花疫苗(意大利于1981年废除疫苗接种)的人感染猴痘的风险可能较低。还有一种减毒天花疫苗也能有效对抗这种病毒。国际空间站指出,“在当前的流行病学背景下,不建议普通人群接种疫苗”,并且“目前向某些高危人群提供疫苗接种” 。为了避免病毒传播,尽管病毒可以通过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直接接触传播,但建议在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发生性交时使用安全套。还建议避免与可能或已知感染 Mpox 的人以及具有明显病变或与 Mpox 一致的其他症状的人发生性接触或其他接触。建议不要与受 Mpox 影响的人共用餐具或杯子,不要触摸受 Mpox 影响的人的床单、毛巾或衣服,每次接触受 Mpox 影响的人或动物后用肥皂和水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