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不挥舞武器而是挥舞乐器的人的眼中讲述一场战争并不容易。然而,正是从这种充满尊重、意识和优雅的目光中,出生于贝尔基达的世界著名小号手保罗·弗雷苏 (Paolo Fresu) 成功地追溯出了他在基辅的经历的不同叙述。这是一个由声音、沉默、手势和目光组成的叙述,在空袭和临时避难所的警报声中、在抵抗的咖啡馆中、在颤抖但不停的手中。

“我们在酒店的避难所里度过了一部分夜晚,那里只不过是一个地下停车场,”弗雷苏在音乐会前的休息时间说道。今晚,他将在一个 350 个座位的大厅里举行音乐会,这个大厅已经挤满了人,乌克兰政府、国际社会的代表,尤其是许多普通公民都将出席。 “那里有临时的床、沙发,还有一个放水和咖啡的角落。很多人都睡在那里,习惯了这样。一个小时后,警报才停止,我们才回去。”

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用音乐来讲述战争,但这一次却是音乐讲述了战争。或者更好的是,尝试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基辅是一座充满了奇怪常态的城市,这里的生活似乎一如既往,但在表面之下,人们感觉到有些东西悬而未决,有些东西破裂了。有午夜宵禁、通过应用程序发出的警报、每小时改变颜色的地图。 “警报响起时,你会看到餐厅里的人在吃饭,他们一动不动。他们以一种坚韧不拔和深深的顺从来度过这种境况。意大利大使卡洛·福尔摩莎也对我们说:“民众中存在着一种顺从,但这不是消极被动,而是一种坚持下去的方式”。

弗雷苏的旅程从陆路开始,穿过摩尔多瓦,越过敖德萨上方的边境,穿过贫困的村庄,那里的战壕仍然清晰可见。 “有一次我们停下来让一场葬礼通过。很明显,他是一个从前线归来的年轻男孩。还有一次,我看到一所新建的房子,一些男人们——不是年轻人,因为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前线——在里面工作。那个手势仿佛有一个象征:建设意味着希望。这是一个简单但非常有力的行为。”

然后,就有了音乐。教室里挤满了来自基辅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非常年轻,大约十七八岁,学习非常专注,渴望艺术、渴望声音、渴望其他东西。 “我从乌克兰国歌开始,重新编排以适合电视广播,然后与钢琴家爱德华多(Edoardo)一起演奏。他们站了起来。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他们仿佛都在说:我们在这里,我们还活着。”一个简单的动作,却意义深远。在那间屋子里,有几分钟,音乐战胜了战争。

坚韧、希望、顺从,这是保罗·弗雷苏 (Paolo Fresu) 用来描述乌克兰人民面孔和灵魂的词语。但他很少使用它们。 “当然,有些事情我们无法理解。两天的时间不足以理解如此复杂的现实。但有些东西仍然存在。就像那个避难所,那个危险的移动地理,那些面孔,那些手。那是音乐响起之前的寂静。”

今晚他将以乌克兰国歌开场。 “没错,”他说。然后,明天我们将再次出发前往摩尔多瓦的基希讷乌,最后前往意大利。但最近几天在街头、在避难所、在教室里发生的事件却留下了痕迹。

“将音乐这样一种和平的语言带到这里是一种荣幸。这意味着用自己的双手触摸现实,超越我们远处看到的图像。在场。这或许是一个很小的举动,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却具有很大的价值。”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