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即使不饿也会吃得过多?营养学家兼研究员皮耶特罗·塞内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在不需要食物的情况下进食,以及如何改变这种行为。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身体并不渴望食物,渴望食物的是我们的大脑。真正的饥饿,生理性的饥饿,源于身体,而非大脑。它会逐渐到来,不会引起焦虑,也不会让人产生对某种特定食物的“迫切”渴望。我们常常误以为是饥饿的,实际上是情绪性饥饿,它反映了压力、无聊、疲惫和未处理的情绪。但由于混淆了身体的信号和习惯,我们不断地给身体补充能量,而实际上身体需要的是排毒、休息或解毒。此外,许多现代加工食品富含糖分和添加剂,会扰乱我们身体的自然饱腹信号。

它们是“兴奋剂”,而非营养品:它们能刺激大脑,却无法滋养细胞。所以我们不断进食,追逐着永远无法获得的满足感。我们并非真的感到饥饿,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规律脱节。身体并不需要食物:它需要呼吸、运动、睡眠,需要慢下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的饥饿感究竟来自身体还是心灵?当我们真正倾听身体的声音时,答案便会清晰明了,我们会吃得更少,但吃得更健康。

© Riproduzione riserv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