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今年9月,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纽约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宣布,法国是七国集团中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

鉴于目前联合国已有142个成员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一决定是公正、必要且恰当的。诚然,在上述142个成员国中,大多数西方国家似乎仍未承认。另一方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一方面表示支持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另一方面,据新闻机构了解,他又表示“俄罗斯始终支持以巴两国方案,以结束中东冲突”,因为这一方案已“载入联合国安理会所有决议”。

总理乔治娅·梅洛尼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在没有巴勒斯坦国的情况下承认巴勒斯坦国,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本质上,具体参考意大利的立场(这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场),我们认为,除非当前形势需要做出改变,否则,拟议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解决方案应通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以两国愿景为基础的谈判来实现和构建。

有人可能会说,这毫无疑问。理想情况下,这些立场在表述上似乎都是合理的。但愿考虑到媒体所呈现的、并被戏剧性地报道给公众的局面,讨论谈判似乎近乎超现实。简而言之,如果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以色列的历史盟友在以色列遭到哈马斯袭击后“拥抱”了它。如果这些历史盟友曾认为内塔尼亚胡政府的武装反应是保障以色列安全的必要措施,那么在近两年之后,同样的“反应”可能不再显得如此。

以色列持续袭击加沙地带似乎是蓄意为之(谨慎的条件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彻底阻止所谓巴勒斯坦问题的任何政治解决:确切地说,就是在以色列旁边建立并正式承认一个巴勒斯坦国。换句话说:即使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宣布的决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最终决定,欧洲各国以及整个欧盟都必须认同这一决定,因为它代表并表达了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计划的坚决谴责。内塔尼亚胡在宣布人道主义停火的同时,试图恢复援助,但这不可能克服国际社会要求停火的压力。任何一场“防御性战争”都无法为如此众多生命的损失开脱。

朱塞平娜·迪·萨尔瓦托雷

© Riproduzione riservata